close

去看了台北藝術節的巴格達之聲

--------------------------------------------------------
來自戰火下的玫瑰與祝福
人聲與不插電的中東之聲
伊拉克古曲相遇現代音樂
重現巴格達文明動人樂音

音樂是我永恆的情婦,我將我的一生奉獻給她,
她也跟著我一起分享所有的夢想跟熱情。~佛茲˙艾˙阿言德~

出生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佛茲.艾.阿言德,在巴格達音樂學院(Music Institute of Baghdad)學習東方傳統音樂。阿言德一九七○年代開始,在法國從事表演與創作。他擅長在東方傳統音樂當中,傳達出不同文化的影響。除了伊拉克傳統樂器之外,他也將世界音樂當中的不插電樂器,放到自己的作品裡。
《巴格達之聲》是阿言德自二○○三年開始在法國巡迴演出的音樂會名稱。這個音樂會包含了五位音樂家和一位音響總監來共同完成,除了伊拉克古琴、西方吉他和鼓等樂器之外,現場還會吟唱古伊拉克詩句。
巡演足跡包含德國、法國、挪威和摩洛哥等地的阿言德。明年春天,將參加世界級的西雅圖「世界音樂節」,並將至紐約、洛杉磯、加拿大的蒙特婁等城市。

台灣少見的伊拉克古曲,如何與現代音樂進行撞擊?傳統樂器又如何與現代不插電樂器融合出動人樂音?這都將為台灣亟思將世界音樂和東方傳統共融而衍生出新生命的創作者,帶來許多啟示。同時,阿言德將母語融入創作的成績,相信也可以為音樂愛好者,以及創作者帶來兩場美好的欣賞和分享經驗。
佛茲˙艾˙阿言德與友人(http://www.musiquesenbalade.com/fawzy.php)

出生於一九五○年代伊拉克的佛茲,因為父母親忘了幫他報戶口,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生日。一九七一年,他於九月六日抵達法國求學。從此,他就開始用這一天來當作自己的生日。
佛茲在巴格達和巴黎的音樂學院,學習巴赫與莫扎特,又接觸了中東古文化與哲學之後,他對於東方與西方的音樂和文化,都想有更多深刻的追求。一九七六年,他在法國錄製了第一張古伊拉克音樂唱片,並持續參與相關音樂活動跟演出。一九八九年,他首創了「東方爵士」(L’Oriental Jazz)這樣的創作風格,將中東音樂和西方爵士融於一爐。
佛茲擅長將古波斯音樂和詩,加入現代爵士音樂的創作當中。同時,他也為兒童跟青少年創作古波斯的音樂入門專輯。他自己作曲,並加入祖國文化中的傳統音樂,透過自彈自唱類似中國琵琶的「詩琴」樂聲中,和來自不同國家、文化的音樂人,一起引領觀眾走入獨特的世界音樂。
---------------------------------------------------------------------

演奏樂器有
佛茲˙艾˙阿言德的人聲&烏德琴
手風琴/東方小提琴/低音大提琴/波斯鼓等/阿拉伯鼓等

打擊樂是主要的節奏,音色特殊,2個鼓手,共4種鼓,敲擊鼓面與邊緣,力道強弱及速度快慢顯示節奏分明感
烏德琴是很特別的樂器,琴頭是彎曲的,彈奏方式似吉他,但我覺得烏德琴的音色比吉他圓潤,是主要樂器

每首歌都代表佛茲˙艾˙阿言德對家鄉的思愁
其中"最後的祈禱"~代表佛茲˙艾˙阿言德為家鄉的戰火祈禱,並希望這是他最後一次的祈禱

這次演出有個小插曲,是小提琴者Safwan KENANI的生日
全場直接為他送上生日快樂歌~很感人的互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na 的頭像
    Tina

    香非金凡

    T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